ERP是指企业资源计划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它是由美国管理咨询公司Gartner Group Inc.于1990年提出,起初是以应用软件的形式面世,后被全球企业广泛接受,逐步发展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之一。
ERP既是一个软件,更重要的是一个管理工具,它是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思想结合的产物,通过IT技术实现先进的管理思想,从而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ERP的主要宗旨是对企业拥有的人、财、物、客户、信息、时间和空间等综合资源进行平衡和优化,协调企业各部门,围绕市场需求进行业务活动开展,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ERP作为上层的系统能将组织中各个功能系统模块有机的集合在一起,实现共同运作,避免企业内各系统间互相割裂、各自为政的情况产生。
3C行业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消费类电子等产品,整合应用的资讯家电产业,其特征明显且业务复杂性高。行业产品的零部件众多,以非标为主,其产品特点是体积小、成本高、多品种、大批量、迭代快,产业链完整且分工明确,以OEM/ODM等制造模式为主。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及消费水平升级,行业间同质化竞争明显、产品迭代速度快、技术升级快以及库存消耗跟不上市场变化而导致积压等特点。中国作为3C电子制造业大国,约占全球70%的产能,但整体智能化、自动化的渗透率仅为20~30%。企业管理水平远跟不上行业发展速度,急需通过系统化手段进行企业资源整合以达到最佳经济效益。
当前行业内几大痛点问题:
1、 制造环节难度大、效率低:3C行业由于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特点,导致换线率高、人工等待浪费时间长,生产状态难把控,生产效率低,配件、物料等在制造工序中无法实时统计而导致的资源浪费。
2、 SN唯一码管理:3C行业中 SN码的管理是当前行业性的难题,SN码是Serial Number的缩写,也就是产品序列号其功能是验证身份,保障质量,同时为售后服务提供依据。若管控不到位则无法准确掌握产品的出入库情况,直接影响产品的流动性。
3、 采购管理繁琐:3C行业产品生命周期短,新产品迭代速度快,不同序列号的产品在不同时间采购的价格成本差异大,需要严格按照序列号去核对采购价格。采购人员需花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采购需求管理,信息核对等,但效率低且易出错。
4、 分级价格管理难度高: 3C行业产品往往品类众多,价格记录困难,不同商品对不同的客户又有不同对应的价格,因此在价格的管理上对经营者带来很大的困扰。
5、 财务核算困难:因产品的采购价及销售价格无法及时准确获取,影响后续的
成本计算,财务环节需要到月末统一对数据导出核算,投入大量的时间及人力进行处理,但效率低且易出错。
ERP是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全面管理的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一般包括四大块的内容:生产管理(计划、制造)、物流管理(分销、采购、库存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针对3C行业的业务痛点,ERP对应其有以下解决方案:
1、 制造管理:ERP从物料信息管理、生产计划管理、生产全程监控、生产品质控制等多环节对制造任务进行控制,减少制造过程中的浪费和等待,提高作业效率。
2、 库存端到端管理:ERP中可实现对SN码全环节管理,对商品入库、到库内流转、直至配送到消费者,实现全周期的管理。
3、 采购管理:通过采购模块进行管理,结合市场订单实时补货,有效解决库存积压问题。实现智能追踪采购价格、产品水位线预警补货管理、策略补货等功能。采购数据信息能从系统中进行智能分类管理,实时查阅不同产品的采购需求情况。
4、 多级价格管理:ERP软件能实现多级价格管理,通过价格策略在系统中对不同客户设置不同价格,客单价与之前采购的价格保持一致性。
5、 财务核算: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数据信息都能在ERP系统中实时呈现,财务工作人员只需在系统中找到需要的数据条目,在对应的系统模块上操作,就能快速的完成财务作业任务。
各ERP厂商的风格及侧重点不尽相同,企业在选择ERP厂商时需结合公司所在行业、内部发展阶段及企业的信息化战略进行选择。需要注意的是ERP项目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软件的实施要结合企业的制度及组织流程改善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ERP涉及面广、投入大、实施周期长、难度大、且存在一定的风险。
国际开发厂商: SAP、ORACLE(甲骨文) 、 Microsoft(微软)、 Infor 、 Epicor、NetSuite、 The Sage Group、 Intuit等。
国内开发商:金蝶国际、用友软件、浪潮集团、神州数码、速达、博科、塞思等。
附:ERP功能架构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