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驱动控制方法之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2——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本文主要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系统工作原理和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1.      永磁同步电机系统工作原理

由上图可知,永磁同步电机的驱动系统大致可分为电机本体部分、逆变器部分与控制器部分。永磁同步电机控制过程的大致工作原理如下:

转子位置传感器获得电机的位置信息,控制器通过DSP实时处理位置信息,计算出电机的相应电角度。驱动电路的控制信号是由电机相电流在经电流传感器采样后,通过所设计的电流控制环与速度控制环产生的。该信号在经驱动电路后生成六路PWM的控制信号,从而控制逆变器开关的通断,给电机施加相应的相电压,达到控制电机的转矩与转速的效果。

永磁同步电机本体部分由定子,转子与气隙三部分组成。为保证反电势波形的正弦性,定子绕组一般采用分布式正弦绕组。转子由电机转轴、轧制硅钢片和永磁体组成。硅钢片可以极大地减小涡流损耗。根据不同的电机设计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永磁材料与转子结构,AGV行业的PMSM一般采用钕铁硼作为永磁材料,并采用表贴式转子结构,对本体进行合理设计后,绕组反电势为正弦波。

在合理设计永磁同步电机本体的基础上,由交流电机绕组理论知,向永磁同步电机三相定子绕组中通入三路幅值相等,相位相差120度的正弦电流时,输入的三相电流会在定转子之间的气隙产生一个旋转的定子磁场。该磁场的转速与同步转速相同,旋转中心为转子轴心,绕转子旋转。此旋转磁场起到一个驱动永磁体所产生磁场的作用,产生带动转子旋转的电磁转矩,以同步转速进行旋转。

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从物理量角度看,电机的基本数学模型就是电压,电流,磁链,转矩,转速等物理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一组微分方程式。理想永磁同步电机基本假定如下:

1)      永磁体具有线性磁路,不计涡流损耗,磁路不发生饱和。

2)      假定定转子表面均不开槽。

3)      相电流、相电压、反电势波形均为理想正弦波,无谐波分量

4)      定子绕组为三相绕组,每两相相差120电角度;转子沿d轴/q轴均对称。

在abc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由于三相定子绕组自感、互感间的复杂作用关系,电机的参数较为复杂,且电机电感的参数随电机转动角度的不同而变化,不利于对电机的分析与计算。令d轴与转子永磁体轴线方向重合并以同步转速随转子转动,从而使得永磁体磁链始终位于d轴上,q轴超前d轴90度电角度得到dq坐标系。由abc静止坐标系到d-q旋转坐标系的恒功率坐标变换方程为:

其中θ用来表示d轴与A相轴线之间的夹角。利用上式,PMSM在abc坐标下的电压方程变换到d-q旋转坐标系下的电压方程为:

式中:ud,uq——d-q旋转坐标系下的d、q轴电压分量;

id,iq——d-q旋转坐标系下的d、q轴电压分量;

Ld,Lq——d、q轴同步电感系数。

在稳态条件下,上式可以表示为:

d-q坐标系下的电磁转矩可表示为:

由转矩方程可知,当id=0,或者当Ld=Lq(SPMSM电机)时,电磁转矩只与q轴电流有关,使得永磁同步电机具有了直流电机式控制简单且稳定的特点。

由于PMSM永磁体磁链恒定,此时dq轴磁链可以表示为:

代入电压方程得到:

式中:ud,uq— d、q轴电压;

id,iq — d、q轴电流;

ωe — 电机转子电角速度;

RS— 定子绕组相电阻;

Ld,Lq — 直轴电感、交轴电感;

Ψf— 永磁体磁链。

版权声明:本文为V社区用户原创内容,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V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v-club@hikrobotics.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啦~
下一篇
已经是最后一篇啦~
评论请先登录 登录
全部评论 0
Lv.0
3
关注
22
粉丝
31
创作
35
获赞
相关阅读
  • VM4.4更新亮点
    2024-04-12 浏览 0
  • 探寻机器视觉新星|第二届“启智杯”机器视觉设计大赛获奖名单公布
    2024-04-08 浏览 0
  • 第二届启智杯—光伏电池片质检视觉方案设计
    2024-04-15 浏览 0
  • 双车联动调试案例-华工中试基地
    2024-04-28 浏览 0
  • VM虚拟机部署欧拉系统及磁盘扩容
    2024-04-25 浏览 0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您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升级最新版本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推荐使用以下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