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比赛已经落下帷幕,但是机器视觉技术发展的脚步并未停下。7月17日,海康机器人邀请了第一届“启智杯”机器视觉设计大赛三个赛道的优秀团队及指导老师前来参观和交流,为未来机器视觉的技术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让我们一起回顾精彩内容!本次受邀活动议程主要由成果物分享、现场颁奖、圆桌会议、展厅参观等几个环节。
算法赛道、开发赛道、应用赛道的团队代表分别展示了比赛成果物,分享内容主要从设计思路、成果演示、亮点及不足等维度展开阐述,现场专家评委也对成果物进行了逐一点评,给予肯定的同时也给出了宝贵建议。
武汉理工大学:选取开发赛道命题,基于C++语言、MFC界面平台、Windows GDI、海康算子库MVDAlgorithmSDK开发模板匹配建模与识别图像控件,实现图像加载、图像显示与交互、模板创建导出与载入匹配等功能。
石家庄学院:选取应用赛道命题,详细介绍了图像处理及点阵码分类、解码及数据发送等内容,最终实现点阵码检测识别功能。
厦门华厦学院:选取应用赛道命题,通过断裂检测、宽度检测、间距检测等实现最终涂胶检测。
海康机器人副总裁张文聪、智能ID产品总监呼志刚、机器视觉算法部总监全晓臣、VM开发总监胡景翔为获奖者颁奖。颁奖仪式不仅仅兑现了10w奖金的承诺,更是对学生求学路上的肯定与激励,希望能一直保持科学严谨的研究精神,为机器视觉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海康机器人副总裁张文聪为算法赛道一等奖颁奖
智能ID产品总监呼志刚为应用赛道一等奖颁奖
机器视觉算法部总监全晓臣、VM开发总监胡景翔为应用赛道一等奖颁奖
“本次比赛最大的收获是:在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相互磨合、共同成长。通过本次比赛,让我们对视觉系统有了很深刻的理解,让我们所学到的只是不在局限于课堂和理论之上,更好的与实践相结合,也让我们对机器视觉产生了兴趣。”
“本来还挺迷茫,参加完比赛,感觉自己的研究方向还是挺对的,知道这些技术用到哪里,心里踏实多了,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或职业选择更加明确了。”
智能ID产品总监、售前经理向受邀优秀团队及指导老师全面讲解了《机器视觉行业介绍》、《机器视觉产品业务部介绍》、《VM算法开发平台4.3全新版本》等内容。内容层层聚焦,由大及小,由面到线,旨在向高校传达机器视觉的前景及趋势向好,但未来还需各方努力,共同攻克技术难点。
海康机器人注重人才培养,积极参与一系列教育计划,为高职院校、科研机构提供多样化高品质的产品选择。通过组织举办启智杯这类竞赛活动,实现校企“双赢”,提升人才的实用性与高效性,让更多的技术创新点真正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持续推动智能化,让机器更智能,让智能更普惠。现场海康机器人与高校获奖团队就“高校目前机器视觉相关展开的投入和状态、AI在工业应用中的价值和前景”两大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1)高校目前机器视觉相关展开的投入和状态
高校已经成为推进机器视觉技术发展和培养机器视觉人才的重要基地,而且机器视觉产品也已广泛应用到了高校领域。如机器视觉教学实验开发平台、图像采集卡、工业相机、图像处理软件等机器视觉产品,适应高校科研教学应用,培养学生对机器视觉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思维以及独立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到访代表武汉理工大学朱教授提到:当前我们实验室结合实际视觉应用也做了不少工作,在深入研究的同时也开始注重行业应用的拓展,希望视觉技术能为更多企业解决实际难题,例如针对特征相似、高反光等情况,一直会存在漏检、误检的情况,也希望通过与海康机器人团队一起共同去解决这些问题。
(2)AI在工业应用中的价值和前景
AI技术在工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智能生产调度、工业机器人智能化、质量控制系统等众多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制造业发展和智能化,为生产提供更加高效和准确的解决方案,提升企业竞争力。未来,AI技术还将不断渗透到各个领域,实现更加智能、高效、可持续的工业生产。现场对于3D AI 应用展开了激烈讨论——AI在3D检测中,是否有合适的场景?目前3D 点云的数据质量是非常稀缺的,基于2D+3D的方案可能是一个好的方向。
最后,受邀优秀团队还参观了展厅,了解了海康机器人产品的实际作业场景。
海康机器人第二届“启智杯”机器视觉设计大赛敬请期待~
第一届赛程回顾:点击这里